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正文
赵紫芝 宋 · 葛天民
五言律诗 押庚韵
紫芝虽漫仕,五字已专城。
清坐有仙骨,苦吟无宦情。
囊因诗句重,分与酒杯轻。
所好煎茶外,烧香过一生。
昌甫诗来言九日是悼亡之日因答和及紫芝是日过城下 其二 南宋 · 韩淲
七言绝句 押虞韵
紫芝九日上杭都,溪馆经从说大苏
摇落风霜为搔首,病馀真是我非夫。
奏举滕璘赵师秀潘景伯赵善璙蒋日宣黄宜郑魏挺乞赐旌擢状 南宋 · 卫泾
 出处:全宋文卷六六三○、《后乐集》卷一三、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卷一四九、《续文献通考》卷五一、《古今图书集成》选举典卷五二
臣误蒙圣恩,分阃江右,一道十一州之官吏虽不能遍观尽识,然其间学以从政,居官可纪者,采诸公论,密加考察,今得七人。
知而不举,臣则有罪。
窃见朝奉郎隆兴府通判滕璘天资靖重,学术淹该。
早为省殿试前名,不肯辄干捷径,盘旋州县,逾三十年。
晚簉班行,未究所蕴。
通守本府,涖职公勤,叶赞为多。
从事郎、江南西路转运司干办公事赵师秀操尚清修,词章典丽,一第二十七年,未脱选曹师秀怡然不以介意。
自参漕幕,处事正平,持身洁廉,赞画平允。
承议郎、知隆兴府奉新潘景伯器度高雅,政事疏通。
三仕于隆兴,邦人称之无间言
试邑奉新,留心抚字,剖决滞讼,平易近民,奉新之人无不贤之。
宣教郎、知隆兴府武宁县赵善璙资性宏达,材谞端良
既由门荫以登名第,又中法科以试廷评
出宰武宁,曾未数月,催科不扰而办,狱讼不察而明,武宁之人无不德之。
迪功郎赣州州学教授蒋日宣禀资重厚,行己端良
自收科名,益进学问。
分教章贡,士誉日隆。
其诲人以行义为先,不专以文词为上。
迪功郎建昌军学教授黄宜履行粹夷,文学醇茂,奋从舍选,复取甲科。
初仕盱江,岁月未久,然其教人必以规矩,士类服之。
迪功郎袁州分宜县郑魏挺学问老成,典刑详练。
登名前列,自当注拟教授魏挺乃能不卑小官,屈就尉职。
出入阡陌,戢盗安民,廉勤彊济,邑人称之。
已上七人不惟文学可采,亦有政绩足观,科名皆在人前,职位犹在人后。
欲望朝廷它时特赐旌擢,以为一道官吏之劝。
永嘉书记携诸公诗卷索语 南宋 · 释居简
七言律诗 押支韵
草思含芳梦亦疑,芬陁擢秀自枝枝。
人间万事醉眯眼,江上数峰青到眉。
多暇湖山分昼永,少晴风日共春迟。
一春幽事从头了,先破苍苔吊紫芝(自注:赵天乐。)
书璧书记诗卷 南宋 · 释居简
 出处:全宋文卷六八○一、《北涧集》卷七
余未识永嘉璧,交游中多有诗赠之。
乙酉春仲,璧自吴门过余于西湖南宕客舍。
是日新晴破阴,欲与孤山泉石相劳苦,携璧与数友步两堤,扫天乐赵紫芝棘于湖阴,拂竹岩钱德载旧题于江湖伟观
唤船绝湖,寻寒泉赵叔迕。
暝归,赋唐律贻璧,嘱其藏。
诸公辈名胜珠玉,使我觉形秽。
泉南书记行卷 南宋 · 释居简
 出处:全宋文卷六八○二、《北涧集》卷七
学陶、谢不及则失之放,学李、杜不及则失之巧,学晚唐不及则失之俗。
泉南珍藏叟晚唐,吾未见其失,亦未见其止,骎骎不已,庸不与姚、贾方轨!
「薄霭遮西日,归雕带北云」,题金山也。
永嘉诗人刘荆山抵掌而作曰:「应是我辈语」。
暇日裴回孤山南北宕,吊天乐墓田,憩参寥泉,论鍊意与鍊句、鍊字之别。
噫,适然得之者,意何鍊为?
《书》曰:「尔有嘉谋嘉猷,则入告尔后于内,尔乃顺之于外,曰斯谋斯猷,惟我后之德」。
凡二十九言。
《诗》则曰:「吁谟定命,远猷辰告」。
八言尽厥旨。
《诗》之严句与字,均若浑钢百炼。
书以遗珍,识是日博约。
南翔寺九品观堂 南宋 · 释居简
 出处:全宋文卷六八○四、《北涧集》卷二
莲社作于东林,般舟之道至是鼓行于晋、宋。
由晋逮今,衣冠缁褐,菩萨行人,策勋净业,载诸纸上语者不胜数。
嘉定四年仲春之季,昭文钱公象祖易箦之际,吾犹及见之。
佛声未断,怡然垂诀,天香天乐,隐隐户牖,其声其臭,皆非常闻。
是时诸孤擗踊号恸,荒迷惝恍,不暇知闻。
予时承丹丘报恩之乏,与三峰大长老蒙宜独在焉。
蒙憎凡子以吾浮图为诞哤,使予勿言。
前所谓纸上语,信不可诬。
按经中说,有佛取土,曰清泰国,无地问津,心能知津。
不皇不王,太古自若;
不令不申,至神自化。
七情不凿,九品成列。
尘刹幢盖,树林水鸟,法音宣流,佛愿力故。
极恶重障,报相现时,滨于九死,一念知反,力不暇给。
遇人教令,忆佛念佛,十念成就,宿负俱泯。
即生于此,虽下下品,皆不退转。
上善种性,观法精密,想念纯至,一念相应,断前后际,不动本际。
正遍知海,皆从想生。
如指标月,月因指见;
见境想灭,得月指忘。
月与境冥,忘性亦灭。
灭无可灭,所灭亦空。
见彼导师与二大士及彼四众交臂如故,悟惟心上,非中非边。
此观与堂,亦非中外。
文贲劝发,罄竭而助。
修印振始,不徒其为;
从节承终,亦既其力。
嘉定三祀,爰举是役,丙子之秋,遂落其成。
刊诸琬琰,昭示来学,俾敏厥修,毋怠乃训。
赵紫芝1219年 南宋 · 戴复古
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:浙江省杭州市
呜呼赵紫芝,其命止于斯。
东晋时人物,晚唐家数诗。
瘦因吟思苦,穷为宦情痴。
忆在藏春圃,花边细话时。
同年朱景渊通判八首(以二人同心、其利断金为韵) 其三 南宋 · 刘宰
 押词韵第一部
当时最少年,雪林紫芝
诗名三十年,正复坐此穷。
落日澹平湖,宿草鸣寒蛩。
何时一樽酒,往酹与子同(自注:谓赵紫芝汝淳。)
庼见余寄寥士诗次韵见怀赋答乙亥 清末至民国 · 梁鸿志
五言律诗 押东韵
诗手赵灵秀,寻源姚武功
一身栖鄮郭,五字写唐风。
吾道真孤寄,相期在固穷。
报君简斋语,无策可平戎(来诗有「平戎筹烂熟,公傥念危时」句。)
怀赵紫芝翁灵舒 南宋 · 徐照
七言绝句 押肴韵
紫芝别我天台去,翁十(原作入,据黄本、明本、顾本改)深山自结茅。
但见春愁随日长,不知庭叶蔽禽巢
暇日题草堂 唐 · 钱起
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:全唐诗补逸
为郎过壮岁,晚景对秋天。
门掩苍苔上,池清寒竹前。
通经未拾紫,炼药不成仙。
且酝东皋,愁来得醉眠(见宋赵师秀编选《唐众妙集》。)
山居集句 其六十八 明 · 金时习
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:梅月堂诗集卷之七
路向秋峰顶上分赵天乐,鹤摇松露滴行人菊潭
定无俗子知踪迹蒙斋,世事年来不愿闻(同人)
明道先生书堂记 南宋 · 真德秀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一八二、《西山文集》卷二四、《景定建康志》卷二九、雍正《江南通志》卷三七、民国《首都志》卷七
圣人之道,布在方册,昭然示人至矣。
尧之授舜曰中而已,舜之授禹加三言焉。
其曰人心者,人欲之谓也;
其曰道心者,天理之谓也;
择之精,守之一,而后中可执。
中也者,天理当然之则,而一毫人欲之私无所与乎其间者也。
大学》、《论语》、孟氏指言义利之分,皆同此意,未尝以天理言。
独见于《乐记》曰「不能反躬,天理灭矣」,又曰「物至而人化物也者,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」。
世谓记礼之书,类出汉儒。
汉儒之言,传者多矣,有及于是者乎?
自时厥后,道日晦冥。
更千馀年以及我朝,治教休明,风气醲厚,于是始有濂溪周子出焉,独得不传之妙。
明道先生程公见而知之,阐幽发微,益明益章。
今观《遗书》所载,先生论学必以达天德为本,论治必以行王道为宗。
天德而后可语王道,天人内外,一以贯之,无殊辙也。
先生尝语学者曰:「吾学虽有所受,然天理二字自吾体验而表出之」。
呜呼至哉!
此所以上继尧舜孔孟之统绪,而下开万世学者之准的也欤。
夫维天之命,于穆不已,品物流形而理赋焉。
仁义礼智之性,恻隐辞逊羞恶是非之情,耳目鼻口四支百骸之为用,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为伦,何莫而非天也?
人知人之人而不知人之天,物欲肆行,义理汩丧,于禽兽奚择焉?
知人之天然后知性善,知性善然后能知穷理,能穷理然后能诚意以修其身,推之于治国平天下,无非顺帝之则也。
先生之生,钟乎元气之会,学之所至,纯乎天理。
故其生色也,盎然若春阳之温;
其吐辞也,泛然若醴酒之醇。
同设教于家而士之愿从者众,同争新法于朝而天子亮其忠,用事者感其诚。
一时忤意者皆贬而先生独畀宪节,力辞不就,去之久而犹见思。
及其殁也,士大夫知与不知,皆为流涕,以为使时见用,必将有绥斯来动斯和之效,而重哀生人之不遇,不得与于先生佐兴王道之泽也。
悲夫,先生之心之学,纯乎天理,其孰能与于斯乎!
先生之仕也,尝主江宁之上元簿
考其设施,若均田赋、兴水利、息邪说、正人心等事,皆天理之流行著见者也。
中更变故,乡之人士罕有能言之者。
乾道中资政殿学士刘公珙知府事,始祠先生于学宫,而侍讲文公先生实为之记,则既较然昭著而足以风厉学者矣。
其后主簿赵君师秀复即廨舍之前为屋数楹,以寓尊事之意,而庳隘弗称。
嘉定甲戌临川危君和嗣居其职,始请于帅守莆田公矩,增而大之。
某时将漕在焉,捐金三十万、二十斛以助之。
未几,豫章李公大东、长乐李公珏继至,咸相其役。
为堂三间,中严像设而扁之曰「春风」,其上为楼,高明洁清。
内为斋二,东曰「主敬」,西曰「行恕」。
后为小室焉,曰「读易」。
外为斋一,曰「近思」。
斋之侧为亭,曰「静观」。
又将为两庑翼之,而刻墓表与《河南雅言》于其壁,危君之于斯役勤矣。
初刘公之经始也,尝属某为之记,危公又重以为请,再三返而不置。
某以固陋力辞而不可得也,顾自惟念,少知诵习先生之书,初盖茫然不知所向,久粗而若有见者。
窃谓自有载籍而天理之云仅一见于《乐记》,先生首发挥之,其说大明,学者得以用其力焉。
所以开千古之秘而觉万世之迷,其有功于斯道可谓盛矣。
而其所以进于此,则又有二言焉,毋不敬以操存于未发之先,思无邪以戒谨于将发之际,涵养省察,动静交饬,知天事天二者兼尽。
及其至也,中一外融,显微无间,则虽人也而实浩浩其天矣。
若是者,其于先生之道抑有合乎否也?
过不自料,次第其说以授之。
危君幸以为然,则刻置堂上,以示来游于斯者,使知先生之道虽高而用力有要,万有一可为兴起之助云尔。
书题紫芝编唐诗嘉熙元年九月 南宋 · 吕午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二一五、《竹坡类稿》卷三
唐诗惟杜工部号集大成,自我朝数钜公发明之,后学咸知宗师,如车指南,罔迷所向也。
近岁赵紫芝诸人更于杜诗外搜掇唐诸家古律,传习吟哦,词调清婉,读之令人心醉,多弃其学学焉。
剑佩相讥,往往由是。
予谓工部日月也,诸家景星庆云也。
为文于天下,不可一阙也。
秋壑出示紫芝手编,命下一转语,辄书此求正,秋壑以为如何?
嘉熙元年九月九日新安吕午书。
汤升伯因悼紫芝1220年 南宋 · 刘克庄
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:福建省莆田市莆田
紫芝曾说子能诗,开卷如亲玉树枝
古佛写成翻水偈,天仙遗下步虚词。
的然沈谢何难识,逝矣应刘不可追。
寂寞西湖三尺墓,谁携斗酒一浇之(自注:有中贵人葬紫芝西湖之上。)
野谷集序(赵漕汝燧1238年 南宋 · 刘克庄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五六六、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卷九四 创作地点:福建省莆田市莆田
古人之诗大篇短章皆工,后人不能皆工,始以一联一句擅名。
赵紫芝诸人尤尚五言律体。
紫芝之言曰:「一篇幸止有四十字,更增一字,吾末如之何矣」。
其精苦如此。
以余所见,诗当由丰而入约,先约则不能丰矣;
自广而趋狭,先狭则不能广矣。
《鸱鸮》、《七月》,诗之宗祖,皆极其节奏变态而后止,顾一切束以四十字,可乎?
明翁诗兼众体,而又遍行吴、楚、百粤之地,眼力既高,笔力益放。
卷中歌行跌宕顿挫,剸蛟缚虎手也。
及歛为五七言,则又妥帖丽密,若唐人锻鍊之作。
订其品,自元和大历溯于建安黄初者也。
余旧闻明翁工诗,而尤自珍閟,数出鄙语挑战,明翁终闭壁不出。
及归后村明翁番禺钞新旧藁见寄。
嗟乎!
余幼交明翁,白首始见其诗,盖其深厚不事衒鬻,立身行己皆然,不独于诗然也。
余每自谓粗知明翁,今思昔之知明翁者浅矣。
余知明翁明翁不轻示余如此,讵肯为不知者出哉?
野谷明翁别墅。
余在郡日浅,未及往游而去。
此一卷诗最佳,末《寄园丁》四十韵尤高妙。
曹东圳集序1263年 南宋 · 刘克庄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五七一 创作地点:福建省莆田市莆田
待制文恭东圳曹公既殁,余得其奏疏、讲义、进故事、申省状、杂著、古律诗若干卷于其长子延平通守怡老,请余序之。
是岁余召,通守亦进列于朝,每见请益力,余以词头山积为解。
俄而出牧于莆,余既告老,执民礼事地主,且怀公曩遇,发笥温故,而窃叹曰:斯文岂待序而传者!
盖公当宝绍间,登畿十年,不为当国所知。
上因轮对默察其忠,玉音每记其名氏。
端平改瑟,首擢为浙西常平使者
陛辞一疏,言论慷慨,建台累牍,念虑憯怛,不曰外臣而有遐心。
移宪浙东,召拜谏省,首言「事至于误,误至于悔,虽欲起而救之,其动摇根本、流毒生灵多矣,况至于再误耶」?
又言:「前日之误在于战,此既往不可追之悔;
今日之误在于和,尚可乘其机而转移」。
当乔郑去留、群情观望之际,而公之论其平如此。
上召某执政公言:「其人有主和之名,奈何召之以战公议」?
上密令潜邸旧人奏事,公乞且试之外庸,又言:「迩日除授往往片纸中出,不谋之大臣,不参之公议,近习日进,倖门日开,臣恐大厦倾而漏舟覆矣」。
他论建寖广。
起居郎权礼部侍郎,皆不拜。
免牍云:「以史官则不居,以从官则居之,是臣自具弹文矣」。
谒告累月,上知不可留,以集撰帅闽节麾。
所至条陈民瘼,臧否吏治,粗言细语,皆有义味。
诗直公馀事尔,他人为之,有欲呕出心肝者,有断数髭而成五字者。
公古风调鬯流丽,得元、白之意;
律体精切帖妥,拍姚、贾之肩,非若小家数然。
余尝接公议论,魁然厚重长者。
与人处油油然与之偕,若无所异同者,及在人主前辨忠邪、决去就,则义形于色,不可屈摺。
自闽还里,召不复出。
其谏书他日当与杜相范、唐卿璘并传。
永嘉多诗人,余及识紫芝、灵舒,公集中亦有与舒往还者,因并记之而奉巨编归之司直使君(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卷九八。)
「臣」下原有「之」字,据清抄本删。
赵崇安诗卷 南宋 · 刘克庄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五八四、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卷一○七、《后村题跋》卷九
前代宗室嗜章句者如楚元王父子,皆从申公、白公受诗。
陈思王诗高于建安七子,唐诗人尤推贺、白。
本朝全盛时,贵显而负诗名者有德麟,近岁有南塘兄弟,诗工而命穷者有紫芝、仲白,而南塘遂为一代骚人之宗。
余少芝、白,尝接南塘议论,故江湖吟人亦或谓余能诗,顾诗岂易能哉!
崇安明府赵君宝示余新旧诗二卷,气骨清拔,音节谐畅,其合处往往流出肝脾,不待耸肩撚髭。
而或者惜其出稍晚,不及与、白商确,复未经南塘品题。
若余者,本空疏,加老病,虽智足以知君诗之美,然力不足以为君诗之重,姑题其末,以俟木铎者之采。
君名时镖。
跋二戴诗卷 南宋 · 刘克庄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五八七、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卷一○九、《后村题跋》卷一一
余为仪真郡,始识戴石屏式之,后佐金陵阃幕,再见之。
及归田里,式之来入闽,又见之。
皆辱赠诗。
式之名为大诗人,然平生不得一字力,皇皇然行路万里,悲欢感触,一发于诗。
其侄孙颐橐其遗藁示余,追念曩交式之,余年甫三十一,同时社友如赵紫芝、仲白、翁灵舒、孙季蕃、高九万皆与式之化为飞仙。
余虽后死,然无与共谈旧事者矣。
颐诗亦有石屏风骨,诸公多称之。
昔《礼记》有二戴,余谓诗亦有之,敬尊石屏曰「大戴」,颐曰「小戴」。